2025年首个“蛇年蛇月蛇日蛇时”来了!

名上名   日期:2025-04-29
361 浏览
4月30日9时至11时,一场独特的天文与历法交织的盛宴悄然拉开帷幕——本年度首个“蛇年蛇月蛇日蛇时”如约而至。今年,这一充满神秘色彩的现象将三次降临人间,吸引着无数人探寻其背后的奥秘。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为我们揭开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神秘面纱。原来,这一切都与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干支和生肖纪法紧密相连。干支,这一古老而深邃的纪法体系,由天干与地支共同构成。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符,地支则包含“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它们两两搭配,天干在前,地支在后,从甲子起始,至癸亥终结,排列组合成六十个独特的干支组合,这便是广为人知的“六十甲子”。凭借这一精妙体系,古人得以精准地记录年序与日序,并使其在历史长河中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在我国,农历至今仍坚守着干支纪年、纪日的传统。以今年为例,便是乙巳蛇年,农历年依据干支纪法与生肖纪法共同命名,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农历日的命名则更为多元,既有数序纪日法,按照在所属农历月中的顺序,以初一、十一、二十一等数字依次排列;又有干支纪日法,依旧采用六十甲子记录日序,每60天完成一轮循环,周而复始。
 
现代农历以朔望月为基准划分月份,采用数序纪月。然而,回溯2000多年前,古人曾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干支历。他们以二十四节气划分月份,将立春之日定为一年的起始月份,并巧妙运用十二地支进行标记,如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四月则对应巳月,再与天干相互配合。不过,随着时代变迁,这种纪月方式如今已较少使用。如今,更为通行的方法是将现代农历月的划分规则与古代干支纪月方法相结合。以公历4月30日为例,对应的农历日期为四月初三,干支纪法为乙巳年辛巳月己巳日,恰是今年的首个“蛇日”。
 
干支纪时同样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古人将一昼夜细分为十二时辰,以十二地支循环纪时。对应现代24小时制,每个时辰恰好占据两小时,如23时至1时为子时,1时至3时为丑时……而9时至11时,正是巳时。古人还将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一一对应,今年为乙巳蛇年,所谓的蛇月、蛇日、蛇时,本质上便是巳月、巳日、巳时。
 
王科超还透露,今年的“蛇年蛇月蛇日蛇时”现象将三次登场,分别定格在4月30日、5月12日和5月24日的9时至11时。这三次奇妙时刻的间隔,与干支纪日的规律息息相关。由于地支共有十二个,每隔12天便会迎来一个带有“巳”字的日子,从而造就了这一独特的天文历法景观。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奇妙之约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传统历法的博大精深,更能领略到古人智慧与现代科学的完美交融。